《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时间:2025-02-10 16:05:49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到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课程的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3. 新课标关于必修课程中常用应用文教学的建议:“应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

4.单元学习指导与目标:“注意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1)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烈的逻辑性。

(2)体会文章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不太了解并且全无感受,所以难以理解作者所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然而要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作者所讲的话的深远意义。所以要把结合背景材料与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本文是应用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五、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第二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通过有关梦想的诗句和名言引起学生对梦想的思考,再通过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林肯等———让人想到这些人无疑都是美国人。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预习

检查

1.重点字词积累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等词语

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课前印发预习资料;教师作相应补充)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整体感知

1.思考: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有何不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梦想是什么?(17-25节)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5节)

怎样实现梦想?(6-16节)

2.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17-25节,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2)让学生朗读1-5节,并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让学生朗读6-16节,概括怎样实现梦想?(采用非暴力手段,决不退缩)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问题探究

为什么直到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发言,教师把学生观点用有关词语记录在黑板上,然后教师点拨、小结)

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注重以学生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说说演讲词具有什么特点:

(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内容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等。)

第二课时

导语设计: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演讲词一般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号召力。其中语言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你能说说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备怎样的特点吗?(大量运用排比句式)

引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应用到写作中去

比较阅读

1.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学生读(读4):“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 ……此处隐藏12359个字……己任。本文是一篇政治演讲词,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激情澎湃,文采斐然。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培养为理想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从等待出卖的奴隶,到美国总统奥巴马,400年间,美国黑人的地位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非通过腥风血雨的暴力斗争得来的,而是以一种非暴力的形式获得的。谈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到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最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结合导学案,请同学介绍演讲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2.多媒体播放现场录音和图片资料,感受当时激动人心的气氛。

3.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完成内容结构图。小组自由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明确:本文共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7自然段,交代集会原因;第二部分是8-17自然段,号召黑人斗争;最后是第三部分,梦想平等自由。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问:作为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词,你认为它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加以补充:本文感情充沛,感召力强;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饱含激情,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问: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直到第17段才提出“我仍然有一个梦想”,那么,前16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中设疑。明确:演讲辞首先要有针对性,文章首先从黑人所遭受的现实谈起,体现了针对性和必要性,正是由于现实,作者才产生了梦想,同时也暗示人们,只有推翻这样的现实,才会实现梦想;倘若删去,会使后面的梦想缺乏基础,使文章显得突兀,感召力和说服力会大大下降。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用时约5分钟。

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

自由平等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也是人类永不停息地追求。问: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自由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畅所欲言。

整堂课,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前预设,并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演说辞慷慨激昂的情感。

2.以“我有一个梦想”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发布到班级博客中。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8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这堂课我利用学校特有的网络教室,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追星梦想,游戏导入:因为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说教,因此首先我通过一组来源于中国语文资源网的有关黑人领袖和明星的图片,试着让学生快速找出自己心中的明星并由此引出马丁。路德。金和课文背景。此环节创设了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变成学习的参与者而老师变为竞争者。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感悟梦想,整体感知: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学生通过揣摩演讲者的感情,唤起自己的感情共鸣。实现演讲者——听众的超时空连接。“在线视听”来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让学生感悟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就是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争取民权和自由”这是宪法所赋予黑人的正当权利是正义的,合法的。

第三步,采撷梦想,突破难点:这一环节我使用了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利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使学生能自主的从网络重获取采摘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方法,来突破背景材料中反映黑人生活的严酷实施,这一难点。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消除种族歧视我们任重道远,从而更深刻理解作者讲话的深远意义。

为此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在我的个人主页上链接了百度和许多好的教育教学网站。为学生自主发现式学习提供了一个资源平台,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第四步,展示梦想,解决重点:在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方法后,,我在讨论社区中建立了留言板,将学生分成8个组,各组可以通过留言板提问质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以上环节的听。说在这一环节解决用排比句的特殊效果。排笔句式贯穿着激越的情感,正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极有力地强化了鼓动的效果,更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主意”的思想。让学生在留言板上仿写排比句并提交到主,教师浏览后可以指导或肯定,师生交互完成教学重点。

第五步,梦想成真,链接生活:语文学习更可贵的是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平等,王进喜的梦想是让中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二十二中人的梦想是让二十二中的学生都有希望成才,那你们的梦想呢?以《放飞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利用留言板上传,大家利用网上邻居进行共享浏览,这种作文网络互动式,将作文虚拟为网友的聊天,学生可以互相欣赏、点评,可以一人作文多人点评。教师也可以在回复中找寻学生的具体亮点,给以积极的鼓励。而教师再也不能用“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这样的空话套话去应付学生了。从而真正实现了师生平等,因此网络式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更是教育的成功。

至此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发现——探究——创造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技术,把文字、声音、动画、色彩结合起来,学生动眼观察,动口叙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各个不同的界面都留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就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欢迎各位批评指导,谢谢!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