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粗读课文设疑自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学生自读课本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
(1)、板书课题,质疑。 (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理解题目后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设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
3、老师范读
(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
(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
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
5、指明朗读,注意正音:鸿鹄(hu) (fu)弗若与弓缴(zhuo)
6、哟,你们一下子似乎变成了满腹诗文的少年书生了!在熟读课文情况下还有什么疑问?
7、生质疑。
二、精读课文 解疑合究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
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
三、品读课文质疑再究
1、安静的思考,热闹的讨论,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热情,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发言?(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汇报给大家听 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 2、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4、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交流对这每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有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 读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5、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会神----------心猿意马 一丝不苟----------东张西望
6、表演读
四、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
2、 学生自创警示语: 五、推荐阅读 提高素养
1、推荐阅读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同桌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
2、搜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读一读。
3、扩写或者创编故事。(假如两个人都专心致志,结果会如何?)
附: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学有所获 三心二意,一无所得
态度决定一切
《学奕》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小学阶段新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我们现在所用的苏教版教材里没安排有文言文,但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小学里接触到一点关于文言文的知识,所以我联系学生二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学棋》其实就是文言文《学奕》的译文,我就选了《学弈》这篇文言文来教学生,上完后我总觉得在教学时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复习《学棋》这篇文章,同时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和查阅字典,自己先逐字、逐句地试着翻译一遍。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课文、依靠注释和联系上下文,完全可以基本上推想出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读通原文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让他们借助注音读准生字:弈(yì),鸿鹄(hóng hú),缴(zhuó),俱(jù),弗(fú),矣(yǐ),曰(yuē);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区分 ……此处隐藏20482个字……>《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统编语文教材
教学时,重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愿望,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分工的准备工作。同时,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学习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外进行,但也要合理安排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内交流时间,建议安排4课时。
单元设计
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展:激发兴趣,组成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整合资料,讨论怎样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展示分享,用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激发活动兴趣。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能借助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及节日的习俗。
2.激发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
第1课时
第二阶段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1、预学
1.(出示《中国诗词大会》会标和第三单元导读)你从画面提取了哪些信息?
2.看画面,猜古诗
三个画面依次是:春节、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三首古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古诗三首》,了解诗中的节日情景,根据课后的活动提示,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节日习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共学
1.对比三首古诗,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2.两人小组合作学习:
背一背:相互背一背三首古诗;
说一说: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找一找:圈出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3.交流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2)三首古诗,三个节日,诗人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这些传统节日带着浓浓的亲情从远古走来,与其相伴相随的诗词,成了节日的一部分,早已成为永远流传的经典。一是亲人团聚——喜,二是亲人永别——悲,三是亲人离别——思,主题都是——亲情!
4.听音乐《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根据配乐猜一猜,是哪首诗的曲子?
中华文化,文乐同源,古诗与歌曲表达的感情是相通的。回顾三首古诗,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三、延学
1.背诵二年级下册第2课《传统节日》童谣:“新春到,人欢笑……”
这首童谣中提到哪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中国诗词大会》你们喜欢看吗?今天,我们就跟着传统节日来一场诗词的联欢吧?
第一场:读诗词,猜节日(说说诗中的节日风俗)
元宵 端午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明)唐寅 (宋)文天祥 (宋)吴惟信
有灯无月不娱人, 五月五日午, 梨花风起正清明,
有月无灯不算春。 赠我一枝艾。 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到人间人似玉, 古人不可见, 日暮笙歌收拾去,
灯烧月下月如银。 新知万里外。 万株杨柳属流莺。
十五夜望月 乞巧
(唐)王建 (唐)林杰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七夕今宵看碧霄,
冷露无声湿桂花。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夜月明人尽望,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二场:跟着节日读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东兰梨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宋)张耒《和端午》
第三场:节日诗词我来用(ppt出示诗句)
时至今日,每逢春节,鞭炮声声,我们会同王安石一起吟诵——
【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细雨如丝,我们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月圆,万家团圆,我们会同苏轼一起举杯祝愿——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日,我们听见王维的思乡心切——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是一年春来到,王安石的《元日》再次在耳畔回响——
四、活动
课下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搜集与节日相关的诗词。ppt出示活动要求:
1.确定2∽3个传统节日填写下面的括号,了解方式和了解内容在括号中用“√”表示,小组确定活动方案,课下开展活动。
节日名称:( 、 、 )
了解方式:(网络查询、询问长辈、图书馆查询图书……)
了解内容:(时间、由来、习俗、过节过程、相关诗词……)
记录方式:(表格式、摘要式、思维导图式……)
2.小组确定活动方案,全班内交流。课下开展活动。
以上案例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阶段,以《古诗三首》为基础,激发活动兴趣和愿望,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探究。第二个阶段可以依据第二个“活动提示”,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的进展,讨论用怎样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在必要时调整活动计划和方案,安排0.5∽1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汇报、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并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用2.5∽3课时。
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红利:河南省内黄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阳市语文名师。联系电话:15137262000)
文档为doc格式